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

《中國時報 》2017年12/25 人間副刊 關於死亡,我們懂得太少

文/盧敬文

圖/蔣依芳

在內科工作的日子,有時病人會出現無法掌握的病情惡化,讓我驚覺醫療就算進展再多,新技術、新藥就算療效多好,人就是可以昨天還好好的,今天就意識不清或病危出院。同時,頻繁入院、出院的日常,讓醫病雙方以為住院都一定有出院的一天,若沒有做好心理準備,有一天就沒料到再也出不了院。醫護人員應該都希望病人能出院,但病情需要時,也能熟練、敏感地事先詢問家屬:「要在院內宣告死亡?留一口氣回家?或是『形式上』留一口氣回家?」主治醫師每天平順的查房、治療,病人也都慢慢康復並出院,看似是住院的日常,不過這真的不是常態,而是運氣好的奇蹟。什麼叫藥石罔效,就是當你做什麼都不對,病人看起來越來越憔悴,然後生命徵象就開始往下掉了。高齡者有時久病纏身,醫病都較能接受大勢已去,倘若病人還年輕呢?


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

《國語日報》2017年12/23 週末少年小說專欄 我的祕密朋友

文╱金婭莉

圖╱蔣依芳


 我家今晚天翻地覆,因為我。
 今天下午,媽媽參加了家長會。成績好的學生喜歡家長會,因為這是「光耀門楣」外
加收穫獎勵的日子;成績不好的學生則膽戰心驚:

家長會將學校建議、老師回饋,轉化
為滔滔不絕的訓誡,外加補習學校對應課程,當然,很有可能還會轉化成一頓揍。以前
我成績好,爸爸媽媽對我是「有求必應」。今天,我只求躲過老爸的戒尺。
 媽媽指著我那些成績: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請你姑姑來一趟吧,我們沒有經驗,
讓她幫我們教育你!」媽媽臉色發白,手在顫抖。姑姑是教師,住得離我家不遠。媽媽
去打電話了。
 爸爸沒有急著請「家法」。他全然不顧今天是他戒菸的第五十九天一支又一支的抽
菸。身為客運司機,爸爸一直以我為榮。今天,他是真生氣了。
 煙霧繚繞,客廳裡靜得可怕。









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

《國語日報》2017年12/19 看圖說話專欄 耶誕樹

文/林世仁

圖/蔣依芳


有一顆神奇樹,
一年365天,
天天在睡覺。
12月24號一到,
它就開出星星花,
開出七彩的小燈泡。
雖然香味比不上夜來香,
卻在大家心底
開出一朵一朵驚喜花。

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

《中國時報 》2017年12/06 人間副刊 吃海的人

文/楊莉敏
圖/蔣依芳

外公會這樣說:「吃海裡」,不是沒有原因。

外公是漁夫,家裡靠海,無論就地理位置或是經濟來源,外公說的這句「吃海裡」,確實,始終有它不可搖撼的事實根據。我是這樣想的。

可是顯然,外婆不這樣想,老媽也不這樣想,雖然他們早年一開始一路以來,也都是這麼想。這很奇怪。更奇怪的是,後來不這麼想的老媽,卻也嫁了一個很愛「吃海裡」的男人,即使他不是漁夫。只不過這之間,有點難釐清,有點棘手,可以說有點懸疑。老媽對於「吃海」態度的轉變,與老爸的婚姻時間點,孰先孰後,孰因孰果,導致後來有可能的互滲互涉狀態,是個問題。但是婚姻這種東西,想釐清楚的人才有問題。所以,從「屬牛的」開始,從屬牛的開始敘述,應該比較保險。

老媽的奇特推論是,她是生了我這隻屬牛的之後,才開始吃素。生我之後,與佛結緣,吃素護生之心萌芽了,不過由於她從小生長在吃海的家族,肉類還好,海鮮最難割捨,等到她真的完全斷絕葷食,已經是我上國中以後的事了。總之,她的想法是,牛吃草,想必是生了我這隻牛後,開啟機緣,領著她皈依佛門,一同吃草。可是如此一來,她與老爸的僅存交集就要斷線了。